面对网络上充斥的“毒疫苗”“杀人疫苗”“夺命疫苗”等字眼,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用“心惊肉跳”形容自己的感受。一篇2013年的旧文《疫苗之殇》在朋友圈的广泛传播,在混淆“疫苗不良反应”与“不良疫苗反应”概念的同时,也令公众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。
失效≠致病
对各种关于问题疫苗的信息,中科院院士、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十分忧心,在他看来,将非法行为与疫苗一分为二来看,事情并不复杂,但无论如何“坚决不要否定疫苗”。
“中国疫苗质量还是相当可靠的。”高福透露,自建国以来,我国在天花、乙肝、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防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。例如,建国至今,乙肝病毒携带人数已从人口的20%,下降至约1%~2%。
“疫苗已经是被认可且非常科学的预防疾病的手段。”高福强调,“如果不打疫苗,我们国家的乙肝、脊髓灰质炎、天花这些疾病肯定会卷土重来。”
正如福建某医院的一位医生所说,“因恐慌不打疫苗导致的最终后果,就是社会群体免疫力下降,疾病肆虐。”
此前报道显示,这次的问题疫苗是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而导致失效,并非所谓的“毒疫苗”。“失效疫苗的问题在于接种后没有效果,但不会因此致病。”高福说。
3月23日,国家卫计委回应非法经营疫苗案称,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多。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科学家的分析:无效疫苗带来的人体安全风险很小。事实上,公众对无效疫苗安全风险的担忧,部分源于对疫苗失效与“疫苗不良反应”的混淆。
对于疫苗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,医学上主要有两类:一类是几率很低的不良反应;一类是偶合反应。“一些疫苗对一定的个体可能会有不良反应。”高福解释道,偶合反应则是巧合因素,例如在打疫苗前虽无症状,但却已感染流感病毒,恰好在接种疫苗后表现出了流感症状。
高福介绍称,疫苗所存在的一定的副作用,归根结底在于科学对于病毒认识的局限性。
疫苗市场流通不能因噎废食